2024年甘肃高校团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及团十九大、 团十九届二中全会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 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快建设教育 强国的战略部署,认真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责任,巩 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效,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格 局和“大思政”体系中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 育人、网络育人等优势,进一步深化全团抓思想引领、全团抓 学校工作格局,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质量水平,引领广大
一、深化思想政治引领,高举旗帜凝聚青年紧跟党走
1.持续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巩固拓展团员和 青年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指导各二级学院依托“三会两制一课” 制度机制,常态化落实好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践体验等工作。创新赋能“三会两制一课”,各二级学院全年至少开展6次专题学习,年底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努力实现组织化 学习支部全覆盖。举办校级“青马工程”班(第三期),抓实 推动校、院两级学员面向大学生广泛开展“分众化、互动式、 面对面”宣讲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以研讨辨 析、座谈交流、朋辈宣讲等形式,发挥团支部书记、委员模范 带头作用。督促落实跟进上讲台团总支书记、团学干部“上讲台”工作。
2.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认真宣传贯彻爱国主义 教育法,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宣传。持续 做好国情省情公共课教育,开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主题宣传。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开展“石榴籽一家亲”活动,实施民族团结“四个专项” 行动。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广泛开 展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规范模拟政协社团建设。持续实施 2024年甘肃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申报等助学、奖学类公益项 目,不断提升希望工程助学育人工作实效。深化“矢志艰苦奋 斗传承陇人品格”等品牌活动,引领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不断强化网络思政育人。加强网络思政阵地、产品和队 伍建设,协同宣传部门建强新媒体矩阵,围绕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热点,开发网络思想文化产品。建强共青团网络骨干队伍,当好网络信息员、宣传员、评论员、战斗员。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措并举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4.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常态化、集中性组织 开展2024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品 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积石山县灾 区恢复重建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广 泛开展学术实践。以团支部为基本单元,以“大学生社区实践 计划”“社区青春行动”等活动为载体,全年组织动员不少于35%的团支部就近就便开展社区实践和基层兼职。
5.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举办第十四届“挑战杯”甘肃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八届甘肃省“正大杯”大学生就业创 业实战大赛,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 交流营暨大赛,为我校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优 化就业创业环境,全力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荐省级优秀项目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6.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根据《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 作指引(2022版)》有关要求,实施高校青年志愿者能力提升 计划,持续加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 社区行动。结合我校“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深化实施留 守、孤残和特困难家庭“关爱行动”“金晖助老”“阳光助残” 等志愿服务项目,优化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
支教团项目,支持青年投身县域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作用。
三、全面聚焦主责主业,用心用情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7.系统提升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深度 参与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第二 课堂”成绩单制度,依托“志愿汇”平台将甘肃省大学生志愿 服务公开课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融入“第一课堂”,纳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团员评议、升本推研、推 优入党、求职就业等的重要参考,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
8.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 活动,制作推介优秀文化产品,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开展 “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全国大学生常态化健身打卡活动, 引导学生培养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全人格,磨练 意志力。开展12355心理健康自护教育,组织心理专家进校园, 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公益项目,提升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直 接联系指导一批示范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积极组织开展禁毒防艾宣传、婚恋观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活动。
9.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以一般二级学院的低收入家庭和 困难家庭2024届毕业生为重点,结对帮扶不少于2000名低收 入困难家庭学生。开展“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举办“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甘肃省高校2024年线上联合招聘会。扩大大学生“扬帆计划”实习项目覆盖面。深入实施国家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困难家庭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创业帮扶计划及大 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依托“团团帮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常态化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10.激发学联学生会和社团育人活力。优化二级学院学生会 组织运行模式,完善项目志愿者工作机制,调动二级学院学生 会力量,构建各级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组织运行 模式,激发学生会组织活力。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 和机制,及时回应解决学生普遍性利益诉求。举办“我为同学 做实事”优秀项目交流展示活动,有针对性地策划一批“小而 实”的服务项目和校园提案大赛。强化我校学生社团规范化建 设管理,按规定配齐指导教师,完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开展 全国高校活力社团风采展示活动,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社区 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造、校园文化等各类实践活动,提升 学生社团育人实效。加强社团风险防范化解,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和整理整顿,做好舆情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
四、纵深推进从严治团,实干为先推动团学组织改革
11.巩固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推动将高校党建带团建情况纳入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价考核、纳 入党的巡视巡察监督范畴。落实校、院两级党组织全年至少召 开1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团的工作和建设、听取1次共青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汇报的要求。
12.巩固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和建设。开展学生会改革评估、 同学满意度调研和改革案例交流展示活动,省学联每季随机对 12所高校学生会组织开展1次满意度调查,对满意度靠后的学 生会组织进行电话回访,并根据整改情况适时约谈学生会秘书 长和主席团。完善学联学生会主席团、学生会骨干学习培训制 度和驻会主席跟班轮值制度,持续开展“每月一学”“联学联读”。严格落实学生会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述职年度评议考核。组织春、秋季学生会工作人员培训(二级学院每月承办)。
13.持续深化中学共青团改革和建设。强化对共青团工作的 支持保障,提升团课质量,从严治团,严格按照入团流程对新 入团的学员进行培训,考核。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的实 践教育。优化团教协作机制,履行好全团带队政治责任,推动 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加强团队衔接和“学社衔接”,推优入团率达到100%。
五、深化党建带团建机制,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提质增效
14.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机 制,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团 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从严规范基层团组织建 设,推动学校领域团组织应建尽建,巩固班班建支部成果。以 校、院两级党建带团建为引领,深化“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党委对学生会、社团的领导和支持,强化工作基础保障。
15.健全完善团的指导机制。举办2024年高校团学工作会 议,加强对各二级学院团总支的指导,完善分层次、分领域、 分地域的学校共青团工作交流组织机制,促进对各二级学院团 总支的包干联系和划片联动。落实学院团组织对学生会指导管 理责任,加强对学生会工作人员的管理,打造清新阳光的学联 学生会形象。推动社团团支部建设全覆盖,充分发挥团支部在 理论学习和日常管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及在防范化解风险中的探头前哨作用。
16.强化高校团干部队伍建设。年度内分层分类开展团学骨 干教育培训,每年做到校、院、支部“三个全覆盖”。鼓励二 级学院开展业务大比武,晒成绩、亮答卷、比实效,提升学院 团干部和学生会骨干专业能力。常态化组织录制、收看《高校共青团改革建设沙龙》系列节目,碰思想、谈经验、解难题,加大团干部工作交流研讨力度。落实好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 议考核制度、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制度,加强对团干部的管理监督,持续强化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17.从严抓好团员队伍管理。规范和加强共青团推优入党工 作机制,牢固树立“先育再推、推后接育、推育结合”培养理 念,把立足点放在对团员的培养教育上。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 规范团员教育评议、团内仪式教育,加强团员实践教育,全面落实以入团激励、评议激励、荣誉激励、机会激励、发展激励为内容的团内激励体系。持续攻坚“学社衔接”,着力解决团 籍空挂、在网失联等现象。深化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工程,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 练。培养一批青年讲师团、 “青马”宣讲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
六、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筑牢青年爱国思想统一战线
18.维护青年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完善高校大学生网络 信息员队伍,发挥高校团干部、学生骨干、“青马”学员等“探 头”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风险。完善密切联系重点学 生思想动态研究机制,每学期开展1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加强学院团属新媒体平台管理,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坚决防止一般团学舆情向意识形态领域蔓延,甚至演化为政治安全事件。
共青亚美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委员会
2024.年 3 月 2 5 日